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 研究文献 > 研究论著 > 陕西帝陵档案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周陵

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


  周陵,包含西周时期周文王陵、周武王陵两座陵墓,位于陕西省咸阳市。
  1956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一、地理位置与环境
  周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。周陵所在地五陵塬,地势较为平坦,北边高东南低,海拔420—430米,塬面开阔,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气候,年平均气温13.1℃,极端最高气温42℃,极端最底气温-18℃。年日照2182小时,年降水量545毫米,无霜期219天,冬季多西北风,最大风速18米/秒。
  这里土壤肥沃,灌溉便利,耕作历史悠久,粮食生产以小麦、玉米为主;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、油菜、西瓜、花生、芝麻等。
  周陵附近分布有西汉康陵、渭陵、延陵。
  二、历史沿革
  (一)人物简介
  周文王,名姬昌,周族首领,商纣王时封为西伯候,文王采用仁治策略,治国有方,礼贤下士,宽厚待人,深得民心,国家农桑兴旺,人民安居乐业,商纣王恐其势力过大,借机将其囚禁在菱里(今河南省汤县)。这期间,他潜心研究八卦,演化成六十四爻,探究天下之理,成就中国第一部经书《周易》。在姜子牙的协助下,文王讨伐周边诸候,逐渐周的疆域已扩大到中国的西、北和西南,《论语·泰伯》评论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,文王晚年时,又迁都至丰京,《诗·文王有声》篇歌颂“作邑于丰”,由此对商朝采取了进逼形势,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。迁都不久,文王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“西伯盖即位五十年。”武王灭商建周,始称王,追封姬昌为文王。
  周武王,名姬发,生于岐邑周原,自幼随姜子牙学艺。周武王承文王余烈,灭殷前,在孟津观兵,起师伐殷,牧野之战后,灭商建立周朝,定都镐京(今西安市长安区),几年后武王逝。
  (二)祭祀沿革
  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,“‘武王上祭于毕’……周公‘葬我毕’,毕在镐东南杜中”
  北魏统一北方后,不但建造大规模的陵园,同时恢复陵寝制度和举行上陵礼仪,祭文王、武王。唐代经济发达,陵寝进一步扩大,后曾四时致祭。
  宋太祖赵匡胤曾下旨祭祀“周陵”,并形成制度。
  明清两代帝王尤其重视祭祀“周陵”,清朝由皇帝派钦差定期或不定期地致祭,凡有重要国事或盛大庆典都要祭文王武王陵。
  民国期间,“周陵”同黄帝陵并列为祖陵祭奠,“周陵”祭奠都固定在清明节这天,由陕西省政府主席担任主祭,有时中央委派特派员主祭。民国二十一年春,蒋介石曾亲自拜谒“周陵”。
  从封建社会以来,历朝历代一直视周陵为文王、武王之墓,尤以祭祀文化突出。历代统治者均有祭祀“周陵”的习俗。“咸阳祭周”是历史文化的积淀。
  (三)维修沿革
  史料记载,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间,先后对周陵维修四十余次,最早为汉武帝元封三年(前112)首次整修陵墓,从宋代至明、清时期,朝廷每隔几年都派专人对陵墓、大殿、碑廊进行修复,中华民国时期,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周陵视察后,拨专款修复围墙、大殿、栽植千余株柏树,成为一景。
  (四)保护沿革
  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加大了对周陵的保护力度,成立了专职文物保护机构,维修了仿古围墙、大殿、碑廊、彩塑了文王、武王、周公塑像,恢复了旧时古柏森森、大殿雄伟、碑廊壮观的盛景。每年清明时,由市、区政府组织的祭祀活动,社火助兴,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。
  1997年咸阳市渭城区文物旅游局对周陵修建带帽保护砖墙、东西厢房、碑廊进行维修。
  2001年,渭城区文物旅游局对周陵外原土坯围墙改为仿古带帽砖围墙。
  2001年,咸阳市渭城区周陵农场土地划归文物保护用地。
  2003年,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维修周陵碑坊。
  三、周陵基本情况
  周陵的文王陵、武王陵南北排列,封土相距145.8米。规模宏大,周陵封土四周皆有围沟环绕,从文化层和文物标本判断,壕沟最晚形成于秦汉时期。两陵共用同一陵园,陵园将两陵围绕在中心位置。陵园围沟和外陵园园墙的间距,东132—246.5米。陵园外陪葬墓共有161座,均有规律的成行列分布。
  陵园由园墙和围沟两部分组成。陵园园墙平面形状为长方形,南北向略呈西北-东南走向。园墙南北长422米,东西宽236.5米。围沟南北长431.8米,东西宽246.5米。陵墙基深度因地貌变化而不详,有的墙段深达70—80厘米,有的仅30—40厘米。壕沟南北长908米,和“周陵”陵区内的两座大冢(即“周文王陵”“周武王陵”)所在的中轴线基本平行分布。它所形成的隍壕规模比凤翔秦公陵园隍壕规模宏大。
  周文王陵呈覆斗形,平面近似方形,底部边长东西97米,南北98米,顶部东西约43米,南北约36米,高14.5米。墓葬形制为“亞”字形,在封土四面的中部各有墓道一条,平面均为梯形,北墓道长97米,其余三条墓道长54-64米。北墓道北部东边紧连墓道发现一个长方形陪葬坑。陵基占地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,约十八亩。封土保存完好,四面陵坡生长有柏树,陵顶部有方形沟壕,为解放战争中所挖工事,南侧有砖砌台阶69级,陵前毕沅立有“周文王陵”碑、保护标志各一通,在陵南40米处地下未经扰乱的地层中,曾出土战国瓦当2件。
  周武王陵封土呈圆丘形,底径66—68米,高17.7米。封土四面各发现墓道一条,墓道填土均为夯土,比较坚硬。东墓道南部和南墓道西部各有一个陪葬坑。墓前有清陕西巡抚毕沅立“周武王陵”碑。
  咸阳市渭城区以北历史上传说的周文王、武王、康王、恭王和周公旦、太公望、鲁公伯禽等人的陵墓,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均为之书立了碑石。目前武王、康王的陵墓封土已不存。毕沅立碑,或许依据《咸阳县志》:“文、武、成、康、周公、太公诸陵,均在县北毕原上,而文陵尤巍巍峨峨,卓然圣域。”“周文王陵,在县北十八里崔家村东里许。”
  周陵东约1000米,有残留的封土堆,圆形,传为周公、太公、毕公等人之墓。
  周陵宏伟高大的封土堆和地面附属建筑物,说明当时用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来修建,反映了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工程建筑技术水平、宗教文化、丧葬制度、民间文化和习俗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。
  四、相关研究情况
  (一)研究著作
  周陵的相关研究先后出版发表了:
  周开庆:“瞻谒周秦汉诸朝陵墓”,《教与学》1936年第4期。
  唐长儒:“周文武王陵考”,《国学论衡》1936年第4期。
  “‘周陵’为秦陵考辨”,《考古与文物》1980年第2期。
  何正璜:“咸阳访古”,《旅行杂志》1947年第12期。
 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:“传说中的周陵”,《陕西名胜古迹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1986年。
  刘卫鹏、岳起:“咸阳塬上‘秦陵’的发现和确认”,《文物》2008年第4期。
  (二)学术争议
  周陵从宋代以来就被认为是周文王和武王的陵墓。
  近年来,许多专家学者对周陵众说纷纭,现阶段学术界多数持否定观点,倾向于周陵是秦陵,但是认可其为帝王陵,属于同一性质、同一等级、同一时期的墓葬。然而对其墓主是一位秦公还是两位秦公仍存争议。
  刘庆柱、李毓芳认为,周陵是秦惠文王赢驷陵和秦悼武王赢荡陵,学界多从其说。王学理认为是秦惠文王陵与惠文后的合葬陵园,秦悼王的“永陵”在西汉义陵西北、渭陵东北,即新庄、贺家与南贺村一带。岳起认为是秦悼武王及其夫人的“永陵”,南面的是王陵,北面的陵墓属于夫人。
  五、调查情况
  1989年,咸阳市博物馆、文管会对周陵进行调查。
  2002年,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钻探调查。
  2003年,咸阳文物考古研究所,对周陵西面围沟进行了发掘。
  六、保护管理
  咸阳市人民政府1984年立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,青石质地,碑身尺寸120×107×19厘米,底座尺寸128×42×15厘米。
  周陵文管所成立于1996年,为专职保护机构,陵区设有群众文保小组,并建立有区、镇、村、组“四级”文物保护网络和文物稽查大队与派出所相结合的治安联防机制,确保文物的安全。









陕西帝陵档案/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.—西安:三秦出版社,2009.12

您是第 位访客!